2025年7月1日至2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十六届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在三元里校区临床技能中心隆重举办,本届竞赛汇聚了来自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临床医学院及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的9支代表队、27名参赛队员同台竞技。竞赛设置中医学基本理论与知识、中药学知识、方剂学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外科技能、针灸技能、推拿技能、急救技能、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能力等九个考站,全面考察学生中医临床综合能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第一临床医学院两支队伍凭借卓越实力再创佳绩:一队勇夺团体一等奖,二队荣获团体二等奖;同时包揽中药学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外科技能、推拿技能、急救技能、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能力等六个单项优胜奖,并在个人全能奖前八名中占据五席。

巅峰对决,荣耀加冕
竞赛现场,九大考站如同九道难关,全方位考验着选手们的专业素养。从基础理论综合考核的 “智慧较量”,到针灸实操、舌脉辨证、推拿技法等中医特色项目的 “精准技艺比拼”,再到方剂应用、急诊急救、中药鉴别、外科操作以及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 “实战演练”,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在这场激烈角逐中,第一临床医学院参赛团队宛如出鞘利剑,锋芒毕露:一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稳定的临场发挥,一路过关斩将,二队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队员们综合实力突出,在中诊、推拿、中药、急救、外科、临床接诊与医患沟通能力站点表现尤为抢眼,以绝对优势续写辉煌。在外科操作考站,队员彭扬凯每个动作都追求精准,每个步骤都遵循规范,得到考官的高度赞誉,一举拿下全场所有考站唯一满分。
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终成钢
荣耀的背后,离不开学院、师长的关心与指导。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竞赛,邝卫红书记、李俊院长、杨忠奇副院长多次在会上强调要全力支持临技队训练;教育教学部龙泳伶部长亲临赛场观摩指导,在选手们疲惫时送上鼓励,在遇到瓶颈时给予建议,为大家加油鼓劲。指导老师精心为队员制定了“多层遴选—集中培训—专项突破—精准补差—模拟考核—冲刺攻坚” 的闭环式培训模式,在培训场地、器材、物资、师资方面全方位保驾护航;临床科室老师们也纷纷倾囊相授备赛经验。



六名参赛选手从学院众多优秀学子中,历经多轮严格选拔脱颖而出,继而开启系统严苛的备赛之旅。清晨,当校园还沉浸在静谧之中,他们已开始背诵方剂、复习知识点;深夜,训练室的灯光下仍有他们反复练习针灸、推拿手法的身影。队员何芊桦在前往理论机考的路上被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淋湿,当晚便发起了高烧。第二天的技能考场上,她强撑着不适,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早已烂熟于心的技能,顺利完成各项考核。她说:“为了这一刻,大家准备了这么久,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半途而废影响临技队。”
赛场上,选手们沉着冷静、操作规范,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娴熟的临床技能赢得了考官们的一致高度赞誉。考官们由衷评价道:“一院选手专业素养全面,展现出顶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水准。”
坚守理念,育人硕果满枝头
第一临床医学院始终将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作为育人的核心理念,以 “厚植经典根基、强化临床实战、追求创新突破” 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将提升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与培育辩证思维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院依托临床科室的协同配合,传承历届技能队的宝贵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此次竞赛的十四连冠,正是学院落实 “十四五” 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成果,更是对学院多年来坚守育人初心、深耕教学改革的最好褒奖。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师生们深知,此次夺冠只是全新征程的起点。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扬艰苦拼搏精神,以竞赛为契机,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各项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输送更多具有扎实临床功底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在传承与创新中医药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撰稿:高颖;编辑:黄月;审核:周峰;审定:龙泳伶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