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101计划”教材《中医妇科学》首次编委会于2025年8月1日在南京召开。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颂平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谈勇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徐莲薇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史云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朱玲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建伟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夏天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谢萍教授、贵州中医药大学张帆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孙伟伟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匡洪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中医院佟庆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陈赟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方家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曹蕾副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朱时纯博士等编委会成员出席了本次编委会,会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谈勇教授主持。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赵霞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瞿德竑出席了本次编委会议,赵霞副校长介绍了“101计划”系列教材的建设背景,传达了教材的建设目标和定位。瞿德竑编审介绍了出版社对教材稿件的基本要求。罗颂平教授向参会的编委会成员介绍了《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思路。本教材主要适用于中医学(九年制)本科阶段的学习,拟定学时数为72学时,编写字数40万字以内,编写要根据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及培养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宗旨,重视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体现“两性一度”。谈勇教授和朱玲教授先后介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崩漏的样稿及编写思路。

所有参会编委就教学大纲、样稿及各条目内容做了充分讨论。经参会人员讨论确定,《中医妇科学》共设总论6章19节,包括中医妇科学导论、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妇科疾病的诊断概要、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预防与保健;各论6章50节,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正常分娩与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书末附方剂索引和参考书目。本次《中医妇科学》教材的编写体例在传统教材体例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将既往附论中的西医妇产科学基础以数字资源形式分插入相应章节中,既减少了纸质版教材篇幅,又维持了知识体系完整性。与会专家们就教材编写内容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如“文献推荐”的选择标准,“辨证论治”中辨证分析是否保留、中药处方的书写形式、药物加减的药味数量,“案例分析”中案例的选择标准、分析篇幅,“临证备要”的编写纲要,等等,专家们充分沟通、讨论,为后续编写的统一性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会上亦对教材编写、审稿任务进行了初步分工和布置。教材主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夏桂成教授。总论部分1-3章由罗颂平教授负责编审,总论4-6章由谈勇教授负责编审。各论部分7-9章由谈勇教授审稿;各论部分10-12章由罗颂平教授审稿。各论的编写由所有副主编和编委平均分配,各论的统稿和初审分别由6位副主编负责,其中第7章由徐莲薇教授负责,第8章由赵红教授负责,第9章由朱玲和史云教授负责,第10章由夏天教授负责,第11张由谢萍教授负责,第12章由张建伟教授负责。

教材数字资源部分由夏天教授牵头,并组建数字资源编委会(由编委会中的青年编委兼任)。将在此次编委会后拟定数字资源的体例与具体要求,分工完成。
本次会议拟定初稿交稿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经各章统稿专家统稿后交主审专家审稿。2025年12月31日将“齐、清、定”的稿件提交高等教育出版社。所有编委均表示将按照教材编写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编写任务。会议圆满结束。

供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科学系
编辑:黄月、谢波;审核:周峰;审定:龙泳伶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5年8月11日